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封面来了!郑雨/张殊贤: 感应彼此 携手绽放(上)

封面来了!郑雨/张殊贤: 感应彼此 携手绽放(上)

时间:2023-04-03 18:06 来源:《羽毛球》杂志 作者:麦延

    此刻,我们正在海南陵水给两位姑娘拍摄封面照片。下午两点,午睡刚起,这两位都睡眼惺忪、大大咧咧的。不同的是,郑雨见面就是把你一搂,大喊两句:“好困的咯!”坐在一旁的张殊贤则困得内敛,边笑边打着哈欠。拍摄时也是这样,郑雨既要为两人设计姿势,还要边拍边协助摄影师逗逗旁边这位没睡醒的“小学生”。

    郑雨/张殊贤

    无论是外形或性格,还是打法和风格,郑雨和张殊贤似乎是互不兼容的,怎么看都扯不到一块。她们一位自称是“山东大娘”,外向、大条,血液里却流淌着八一铿锵玫瑰不服输的果敢;另一位却是生性内向、不善言辞,总把困难看得比自己大的川贵小孩。

    郑雨、张殊贤,没人想过这两个名字中间会加上一道斜杆,因为就连她们都觉得彼此天生不搭。奇妙的是,这道斜杠终究成了一味能量催化剂,助推郑雨/张殊贤用一年时间冲到了女双世界前三的位置。偶然下的牵手,她们没有光环,却出道就自造高光,在通往高位的路上感应和拥抱着彼此,携手绽放。

    初遇:女单赛场上的一次交锋

    很多朋友都知道,郑雨是从2018年才开始从女单转入女双的,在那之前,她曾在八一队打了十几年单打,打遍全国各大赛事。有意思的是,郑雨和张殊贤的第一次相遇竟然就是在一场女单比赛上。

    那是在好多年以前的一届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上,八一女队二单郑雨碰上了四川女队二单张殊贤。她们并不认识,顶多就是张殊贤曾听说过“郑雨”的名字,郑雨则更不可能对眼前这位未成年人有概念了。

    一位是已经打女单多年的国内好手,一位是甚至还没有分项的小女生,郑雨甚至已经不记得了那场比赛,只记得自己很轻松就赢了。据张殊贤回忆,那是一场惨烈的、一边倒的比赛,自己没能拿多少分:“对面的姐姐太凶了,她的杀球我一个都接不起来。”

    郑雨/张殊贤

    认识:那么近却那么远

    一别数年,再次相遇已经是2018年的北京,国家队的训练馆,从前的女单选手都已成为双打球员。郑雨通过女双大集训转型,张殊贤亦从青年赛毕业,进入国家一队跟训。当时,国家队女双组实行两组平行训练竞争,郑雨和张殊贤都在陶嘉明教练所带的B组,也同住在一个套间里。

    要说两人真正认识,就是从这时才开始的。每天同组训练,同住一个屋檐下,但郑雨和张殊贤没有太多交集,来往说话不多,就连训练时偶尔搭档的机会都很少。在郑雨眼里,张殊贤就是一位打球机灵但话不多的小朋友,自觉有着年龄上的代沟;而在张殊贤眼中,郑雨除了场上严肃、场下搞笑外,其余的印象也仅停留在郑雨能随时掏出平板电脑追剧。

    成为搭档前,她们就如两条同维度的平行线,一直都相距不远,却永远不相交。郑雨先后有过好多搭档,进过前十、拿过冠军、成为了世界冠军,但总是差点拔尖的意思。作为年轻人,张殊贤一直在兼项,2019年还和郭新娃一起夺得过几站低级别巡回赛冠军。只是和很多年轻队员一样,张殊贤也被疫情延缓了成长的速度。

    牵手:平行线外的相遇

    打女单时,郑雨就曾两进两出国家队,2018年转入国羽女双已经是“三进宫”了。而张殊贤的成长之路也同样不太顺利,2020年年底国家队在陵水办调赛,当时有腿伤的张殊贤未能保住留在一队的位置,只能来到国家集训队训练。

    接受了眼前的落差后,张殊贤在集训队女双组跟着潘莉教练练得很刻苦,自觉很充实。她一向不会自诩,但在聊到2021年时,她都忍不住要表扬自己几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1年世锦赛回国后,张殊贤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通过调赛重回一队,和郑思维搭档出战混双。

    2022年初,国羽三个双打组都在酝酿重组,混双“雅思”组合短暂拆分,分别尝试新搭档,郑思维选择了张殊贤。又因为女双组当时的人数是奇数,郑雨暂时没有了搭档,张殊贤就这样和郑雨的名字第一次联系在了一起。事实上,当时重心在混双的张殊贤更多的是“陪”郑雨打女双,很有搭伙的感觉。

    郑雨/张殊贤

    出道:无压力照出高光

    作为重点被关注的新组合,张殊贤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混双组训练。整个冬训期间,郑雨和张殊贤一共只合练过两次,在女双组循环赛中排名亦很靠后。在张殊贤苦心修炼混双技术之时,训练经常落单的郑雨有时也只能空望着对面,然后转过头,继续着自己的“2-1”式训练。

    从落单到得知新搭档,郑雨心里是有落差的,眼下的合练机会又不多,队内赛打得也不好。“可能是我性格比较大条吧,在一小段情绪起伏后,我还是选择做好自己。因为机会更重要,只要给我机会,我就会很珍惜。”郑雨说。

    或许练得少也有客观上的好处,那就是期待值不高,心态放的好。德国公开赛是郑雨/张殊贤出去打的第一站比赛,没想到一下就打入了四强,隔周的第二站全英赛她们更是杀入了决赛。但另一边,张殊贤和郑思维的混双表现并不如意,第一站就一轮游,输的还是一对德国组合。

    兼项:东方不亮西方亮

    一边是临时搭起来的女双,不被期待却一鸣惊人;另一边却是万众瞩目、被寄予厚望的混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比之下,反差极大,张殊贤自认自己是混双输球的主要原因。她剖析道:“当时压力真的很大,大家的期望让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常常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当时,我还没有什么大赛经历,心理挺幼稚的,处理压力的方法也不成熟。”

    在成都练混双时,每次郑思维与张殊贤合练,混双组的三位教练就会不自觉地将目光锁定在他们身上,偶尔双打主教练张军也加入其中,张殊贤总会感到四双眼睛聚焦在自己身上,后背都有一种灼热感。教练加上搭档郑思维,训练之后,张殊贤往往要被谈心五次。由于每个教练的风格和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他们所说的都要靠她自己消化和甄别,张殊贤每天都在大量的信息和不断的自我增压中度过。终于,压力在第一站比赛中就不幸转化为各种失误和不默契,从而转化为一轮游。

    如此看来,对于去年刚出道面对高级别比赛的张殊贤而言,似乎“放生”才是最好的推进。战战兢兢地打完混双后,张殊贤在女双找回了许久未有的轻松,满场的跑动更是释放出她爱动的天性。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她和郑雨这对女双打出了“没想到能这么一帆风顺”的效果。

    成长:世锦赛痛失奖牌

    不管是误打误撞还是阴差阳错,郑雨/张殊贤就这么启航了,而且全英亚军的起点很高。迷雾中,两站小试牛刀成为了黎明将至的信号,给予了她们极大的鼓舞。到清迈训练后,张殊贤又重新加入到女双组。

    年中的东南亚五站比赛,她们打得愈发起劲,两次打进决赛,但却都铩羽而归。八月的世锦赛,她们在8进4时和泰国的沙西丽/菩提塔大战三局,最终在决胜局的加分中被逆转,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奖牌,错过了极其珍贵的站上领奖台的机会。

    一下场,张殊贤就在训练场上哭了起来,那种伤心让旁边的郑雨都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悲伤,光顾着安慰着搭档。那天晚上,她们各自都熬了大半宿没睡着,满脑子都是对手赢了之后的那个表情。消极的情绪一直蔓延着,脑子里只有“不想训练”四个大字。女双主管教练姜京珍也试着给两位姑娘喘息的机会,每次看见她们,都会抢在她们前面说话,并双掌往下地跟她们重复:“休息,休息。”

    郑雨/张殊贤

    反思:是时候改变了

    收拾心情后静下来思考,世锦赛输在哪儿?几次决赛输在哪儿?毫无疑问,她们特长突出,弹药充足,无论是张殊贤的跑动连贯还是郑雨的穿透进攻都很有威胁。尤其是在刚出来比赛时,对手对她们几乎一无所知,她们吃尽了新组合的出道红利。

    事实上,年初的仓促搭档让郑雨/张殊贤根本没操心过战术问题。“谈不上战术,谈不上配合,就只想着抢网和杀球,把攻封先打出来。”但随着出彩和被研究,她们的特点不再是秘密,逐渐出现了经常三局惜败的情况。尤其是往往第一局狂轰滥炸地拿下,第二局对方适应后就攻不死,攻不死就没有办法,余下的就是无尽的干着急、白加速、干消耗。

    其实,办法是有的,但就是差了在场上迈出这一步的勇气。对她们来说,进攻是利刃,是舒适圈,是生存法则,而防守偏偏不是强项,她们总有一种起球就输一半、自信就给自己打折的错觉。怕输、怕失误,这其实都是心理上很微小却被放大的不自信,仿佛跟对手拼战术赢是不光彩,而拼进攻输了都倍感壮美。

    郑雨率先把责任揽在身上:“我应该是更需要改变的,但我确实退缩了,这不能怪殊贤。陶导一直跟我们说这个问题,每次都说,但我们每次都下不了决心,走一步退两步。”

    变化:尝试走出舒适圈

    从东南亚几站比赛开始,陶嘉明教练就在和她们讲这个问题,但处在新组合红利期的她们没有完全记入心底。因世锦赛丢牌感觉到痛了,她们终于慢慢接纳了“我们需要改变”这个命题。这样的变化从欧洲开始,在丹麦取得了一点小成效,到了法国却又有反复,到了海露又成了边前进边后退的伪命题。

    反复之间,郑雨/张殊贤似乎尝到了一点变化的甜头,比如防守得分了,下一个球就敢挑了。但她们也没少被退缩的刺扎到,经常丢一分就不敢大胆尝试下一分。去澳大利亚比赛前,陶嘉明和两位姑娘坐下来,又好好地说了一次,三人定下一个小约定,就以这站比赛为约定:不要求结果,只要求过程要有变化。

    于是,从第一场比赛起张殊贤就感觉特别的不自在,原来习惯于满场跑的她移动少了许多,整场球都在拉吊、防守、试探,因为陶导要求她们把节奏打得越慢越好。每场比赛下来,她们和陶嘉明研究的不是输赢,而是这场比赛做到了多少改变。

    1/4决赛对阵老谋深算的福岛由纪/广田彩花是一次考验,第一局,郑雨/张殊贤又在求快、求攻,结果被对方的反击打得满场找球,14比21就败下阵来。说好的打慢,怎么到场上又忘了呢?陶嘉明多次跟她们提改变的暗号,到第二局起,她们终于肯慢下来打多拍。这样的变化反映在直播时的评论区,少不了是“没有激情”、“没有进攻”、“散着步打”的话语,但这都抵不过最后赢球的价值,她们连扳两局获胜。

    郑雨/张殊贤

    成熟:一年之期步步生花

    因变化而得胜,张殊贤下场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感觉我比‘油菜花’还能打多拍?”赢球方能涨自信,能赢就是好战术,这场比赛也让她们彻底接纳了另一个风格的自己。胜利的深处,其实是对自己、对搭档、对教练的进一步肯定和信任。之后的半决赛和决赛,她们再无困难,年末之时终于收获组合后的第一站冠军。

    直到此时,郑雨/张殊贤方才摆脱了出道时的章法不全、配合不通,才终于成为了稍有成熟感的一线组合。之后的总决赛和今年的马来西亚、印度两站比赛,她们的成绩是两个四强、一个八强,明显比之前稳定多了。

    悄然间,她们的世界排名也升到了第三,是今年3月初的排名,和采访她们的时间也很赶巧,是在今年德国公开赛开赛的前一天,离她们成为搭档一起比赛刚好是一年之期。就像张殊贤想在组合一周年时对搭档说的话一样:“感谢姐姐,如果去年没有跟姐姐配,我不可能成长为现在这样的我。”从一年前的临时牵手到一年后的收获满满,曾经没有被寄予太大期待的她们能走到今天,每一步都精彩而真实,除了共同的能力和努力外,还有彼此的包容和感动。(文/麦延 摄/闫佳)

    郑雨/张殊贤

    相关阅读:
    打开自己,拥抱彼此 ——“余弦”相处的秘密(下)

      120
      4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82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