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球课堂 > 网友文摘 > 林丹传(四)

林丹传(四)

时间:2011-02-08 11: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秩名

林丹和李宗伟再次在大赛决赛中相遇,李矛认为双方的胜率五五开。林丹在心理上占有一定优势,再加上又是主场作战,气势会更旺一些。而李宗伟单项赛开始其状态明显越来越好,再加上比林丹少打了两场团体赛,体能消耗比较少。林丹也深知这一点,在这场比赛中,林丹的体能是一个微妙的因素。首先,林丹不能降低突击的速度,否则攻不破李宗伟的防守;同时,林丹又不能过分地连续突击,那样很快就会进入体能极点。林丹也知道自己在此前的比赛中体能消耗更大,所以特别注意控制比赛节奏,每当有一个加速之后,林丹都会想办法把节奏给拖一下,频繁地使用换球、擦汗、喝水的策略,或者在李宗伟发球之际表示自己还没准备好,借此争取喘息时机。首局林丹以犀利的进攻迅速取得9:4的领先,李宗伟加强进攻线路的变化,追成9:12。在此后一个多拍相持中,林丹取得胜利士气大涨,连得4分以16:9领先。随后林丹稳扎稳打,以21:12拿下第一局。第二局,林丹体能出现了极点,攻防速度开始下降,李宗伟以11:6领先。林丹顽强追成12:13,但李宗伟再次打出6:1的高潮,牢牢占据优势。大比分落后的林丹索性战术性放弃第二局,尽量减少自己的突击和体能消耗,同时用后场球尽量的调动李宗伟,让其每得一分都要付出相当的体能。最终李宗伟以21:15扳回一局。决胜局双方展开了令人窒息的搏杀,李宗伟和林丹都打出了极佳的状态,扣杀、点杀、劈杀、高远球、网前小球,从场面上看,就像两个绝顶高手在悬崖边的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决。我记得自己当时守在电视机前,只觉得每一球都惊心动魄,每一球都惊险万状,看着看着,忽然发现,比分竟然已经11:1了,林丹领先。我不由得很惊讶,从场面看,可谓是旗鼓相当;但从比分上,却是惊人的一边倒,真是不可思议。技术暂停之后,李宗伟的体能已经跟不上林丹的步伐,但依然非常顽强。当林丹以18:9领先的时候,解说员说:“很少有比赛打到这样的比分的时候,大家还是对胜负还是不敢放下心来。”由此可见场面的激烈。当林丹以21:10拿下最后一分的时候,他脱去上衣,对着镜头大喊:“我做到了!”赛后,林丹说:“我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一切的一切。”

亚运会男单冠军是林丹第十八次大赛冠军,他也成为历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全英赛、汤姆斯杯、苏迪曼杯、亚运会男单、亚运会男团七大赛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得主,在他27岁的时候,他终于拿遍了所有有影响力的羽毛球赛事的冠军。年底的中国超级赛和香港超级赛上,林丹两次都杀到8强,但因为过于劳累和身体不适,两次弃权了1/4决赛,就此结束了2010年的征程。

林丹从2006年拿到世锦赛冠军后真正步入巅峰,07、08、09年其能力和统治力都在不断上升,2009年是林丹统治力的顶点。2009年林丹不仅取得了全英赛、世锦赛、苏迪曼杯的全胜,而且出战6站超级赛拿到4个冠军,这个夺冠效率不仅高于2009年的李宗伟(十赛四冠),也远高于林丹自己任何一年。再加上又拿了全运会的冠军,可以说2009年时林丹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一年。而2010年林丹的战绩首先是统治力出现了明显下滑,在六站超级赛中只拿了一个冠军,这和2009年的六赛四冠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输掉了全英赛和世锦赛,在单项赛上只是收获了一个亚运会;而同年李宗伟的统治力明显上升,参加七站超级赛拿了6个冠军,无论是夺冠次数还是夺冠效率都是空前甚至是绝后的,并且李宗伟还拿到了2010年的全英赛,这是其职业生涯迄今为止的最大成就。如果说2008、2009年林丹的参赛数量明显少于李宗伟,那么2010年的反差则已不能用参赛数量来解释,因为李宗伟仅仅比林丹多参加了一个超级赛,却多拿了五个冠军,我们应当认识到,减少参赛次数之后李宗伟的稳定性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林丹在2010年也有很亮眼的发挥,2010年汤姆斯杯半决赛和亚运会男单决赛都是经典之作,在这两场比赛中,体现出林丹的体能、心态、速度依然是现役名将中最出色的,他依然可以在关键比赛中打出不可思议的状态。但我们要意识到,平时比赛的成绩是大赛成绩的保障,我们不能指望林丹在平时成绩不佳的情况下每次大赛都能超水平发挥。当年很多人也是这么看待陶菲克的,结果陶菲克不到两年就衰落下去了,可见没有公开赛成绩作保障的大赛佳绩是不会持久的。2011年随着奥运积分赛的开始,林丹的参赛频率和夺冠次数应该会比2010年高些,但夺冠率要想恢复到2009年的高度是很困难的,2011年大家可以再观察几个月,看看林丹的统治力大致维持在什么水准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2010年的林丹有点像2006年的陶菲克。2006年是陶菲克走下巅峰的一年,这一年陶菲克只拿了一个顶级公开赛冠军,同时拿了世锦赛八强和亚运会男单冠军,而2010年的林丹则一模一样。不过2010年林丹在团体赛上的发挥,要比2006年的陶菲克好,所以综合表现还是比06年的陶菲克强些。而且林丹现在的训练系统性也非当年的陶菲克可比,所以林丹职业生涯的下降曲线不会像陶菲克那么陡峭。

虽然林丹还没有退役,但仍然可以试着给他的职业成就做一个历史定位。我认为林丹和陶菲克是羽球史上男单第五代球王。球王从二战后开始划分起,二战之前,羽毛球还是地域性和纯业余的运动,因此没必要去划分什么球王。1949年汤姆斯杯创立以后,第一代球王是马来西亚的庄友明和黄秉璇,两人分别拿下了4届全英赛冠军(那时候全英赛冠军就是世界冠军)和3届汤姆斯杯冠军,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也令羽毛球运动从此成为东南亚的国球。第二代球王是60年代6次全英赛冠军得主丹麦天王科普斯。中国人了解“科普斯”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曾在友谊赛中被汤仙虎打成0:15。科普斯其实也不是这么不济,当时欧洲和东南亚运动员最重视的还是全英赛和汤姆斯杯冠军,他们每年有很多职业比赛要打,他们对友谊赛的重视程度,没有当时不能参加正式比赛的中国队那么高。第三代球王是印尼传奇人物梁海量,梁海量是8次全英赛冠军和4届汤姆斯杯冠军,是一个空前的霸主。和梁海量同一时代的汤仙虎和侯家昌实力也很强,但因为无法参加正式比赛,因而不能被称为世界球王。第四代球王是杨阳和赵剑华,两人一种拿下三届世锦赛冠军、三届全英赛冠军、三届汤姆斯杯冠军,这是中国羽毛球一个辉煌的时代。90年代的羽坛虽然每年都会照例决出大赛的冠军,但是无论从统治力还是影响力都没有出现可以称得上是球王的人物。第五代球王是林丹和陶菲克,这两个人处于同一个时代,而且都成就了超越先辈的业绩,因此我把他们并列。


在这五代球王之中,林丹的成绩无疑是最突出的,冠军头衔是最多的。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球王和林丹进行比较,那么统治力上和林丹可以相媲美的是梁海量。梁海量曾经在8个年度拿过当年分量最重的男单大赛冠军,而林丹只有四年。梁海量拿过汤姆斯杯四连冠,林丹也是四连冠,但梁海量时代汤杯是3年一度,现在是2年一度,所以梁海量时代的汤杯四年冠更为难得。不过林丹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梁海量时代中国队没有参加全英赛和汤姆斯杯,如果汤仙虎和侯家昌能够参赛,梁海量的8次全英冠军可能要分出一半给汤侯二人。而林丹的冠军是在所有顶尖高手参赛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竞争也更激烈。林丹拿过的奥运会、世锦赛、苏迪曼杯等头衔,也是迄今为止成绩最突出的。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么比总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感觉,因为梁海量时代世锦赛还没创办,奥运会还没有羽毛球项目,苏迪曼杯还没创办,有很多不可比较的因素。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述方式:1950—1980年,这三十年最杰出的男单运动员是梁海量;1980—2010年,这三十年最杰出的男单运动员是林丹。

49
9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