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各地 > 亚运之城羽球之城:我们这是健康的休闲方式

亚运之城羽球之城:我们这是健康的休闲方式

时间:2010-11-29 09:58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镜宇 徐征 李铮

      余茜,铁杆羽毛球爱好者。广州亚运会的举行给她的生活带来小小的变化。

      过去几年,每周二、周四上午和朋友们到天河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打球已经成为余茜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之一,自一个多月前开始对外封闭,余茜和朋友们只得暂时换到另外一家球馆运动。

      “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活动风雨不误,”余茜说。

      余茜和钟女士、许女士都是羽毛球俱乐部的会员。跟余茜不同,她们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俱乐部不大,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主要是白领和金领。大家轮流做会长,成为朋友之后还会结伴出游。

      钟女士说:“很多人打麻将,而我们这是健康的休闲方式。不管大家收入如何,都在一起打球,交朋友。”据许女士介绍,还有很多外籍人士也加入进来。开始不会打,现在打得不错。

      余茜是北京人,常往返于京、穗之间。她说,羽毛球在广州非常火爆,很多以前的仓库都被改成了球场。即使这样,晚间的场地还是非常满,不提前预订很难有空场。

      在广州羽毛球协会副秘书长杨乘风看来,羽毛球是广州名副其实的“市球”。根据广州体育局和市羽协委托高校专家组进行的专项调查,2008年广州共有172家羽毛球经营场所、1630片羽毛球场,全市共有羽毛球人口280.45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36.87%,广州市羽毛球馆、羽毛球人口及消费人口数量均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这些还是两年前的数据,据杨乘风估计,现在广州的羽毛球人口超过300万,其中大约60%是白领。

      羽毛球在广州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与广州坚持举办高水平国际大赛是分不开的。2000年以来,广州成功举办9项国际大赛,其中2002年至2007年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颇受好评,2009年的苏迪曼杯混合团体锦标赛也获得了国际羽联主席姜荣中的高度赞誉,成为国际羽联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荐的办赛范本。

      与此同时,在广州市羽协的推动下,广州的业余羽毛球赛事也搞得非常红火。据杨乘风介绍,业余选手的赛事分成三个层次。一是针对普通爱好者、为期3个月的市长杯赛,这项已经成功举办4届的赛事每年参赛规模达到万人左右,最近的这届比赛光球就打坏了整整95箱(每箱50打)。二是针对发烧友的业余俱乐部团体赛,类似中等水平的俱乐部在广州有一两百个。最高级别的是业余选手挑战专业选手的擂台赛,创办于2009年的这项赛事采用嘉年华的形式,由广东电视台直播,在当天节目中收视率仅次于NBA赛事。

      广州的羽毛球能有如今的局面,广州市羽毛球协会主席关渭贞功不可没。这位昔日叱咤羽坛的世界冠军现在是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分管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

      关渭贞认为,广州羽毛球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品牌是因为具备五方面的要素:不断涌现的世界冠军、良好的群众基础、优异的竞技成绩、出色的市场开发能力以及举办世界大赛的经验。正因如此,广州羽毛球有着国际化的定位,确立了让世界通过羽毛球了解广州的目标。

      广州羽毛球的红火也带动了全国羽毛球的发展。用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的话说,广州是羽毛球改革的前沿阵地。最近几年,四川、湖南、上海等地也开始关注羽毛球,争相举办羽毛球大赛。

      从广州亚运会的门票价格可以看出羽毛球在羊城的特殊地位。在所有的门票中,羽毛球项目是最贵的,单项决赛的A类门票达到600元人民币。即使这样,依然是一票难求。

      不过,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中,关渭贞仍然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在她看来,经过10年的打造,广州的羽毛球品牌已经形成,并且得到市民和媒体的认可。如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广州羽毛球可以轻松地再上一个台阶。否则,好不容易形成的品牌也有可能逐渐淡化。

      32
      1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