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封面|李诗沣:少年之心逆风飞扬

封面|李诗沣:少年之心逆风飞扬

时间:2022-07-06 16:34 来源:《羽毛球》杂志 作者:麦延

    对于一名22岁的球员来说,“小将”二字确实已不太合适,但22岁的李诗沣参与到世界一线的男单竞争中仅仅9个月,打了11站比赛。这段时间,李诗沣完整地体验了一名重点球员所必须担当的责任和必须承受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鲜花与掌声、批评和嘘声。

    李诗沣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这个该成材的年纪,在不间断的胜利与失败中,李诗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成熟。这样的成熟不见得体现在球场上,而是在对待球场得失的心智上,尤其是在面对“寒冬腊月”时的心态。

    “00后”的独特印记

    疫情时代让这一批年轻人失去了这两年从青年赛过渡到成年赛的重要时期,很多国羽小将在新的巴黎奥运周期才正式投入到一线竞争中。没有了前辈的护荫和带领,他们一登场就肩负着捍卫国羽男单荣誉的重担,输赢动辄就会联系到中国男单如何如何的标题。

    但是,李诗沣又是相对幸运的,因为比起几位年长些许的师兄,他一到高级赛场随即就被关注和重视,去年在丹麦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就获得在关键场次登场第二单打的机会。比起更年轻的其他“00后”小将,李诗沣又有着年龄和积累的优势,在新一代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唯一能参加高级别赛事的“00后”中国男单。

    在这个跨越世纪的时代里,“00后”是一个旗帜非常鲜明的年龄划分。2000年1月9日是李诗沣的生日,在新世纪的第九天出生的他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而他在青年赛场的成绩和这大半年里的表现,都在不停地为自己加深着“00后领军人”的身份烙印。

    李诗沣

    成长带来的“副作用”

    2019年,刚参加成年赛的李诗沣一共打了14站比赛,其中有4次打入半决赛、4次一轮游,最好成绩是在加拿大公开赛上夺冠。虽然这些比赛都是300及以下级别,积分并不高,但他积少成多,世界排名进入了前100。

    2021年下半年,李诗沣只参加了两站国际比赛,一站是发挥可圈可点的在丹麦奥胡斯举办的汤姆斯杯,另一站则是韦尔瓦世锦赛。在汤杯赛上,他勇胜泰国老对手昆拉武特和日本二单常山干太,这两场精彩的比赛让他抢尽眼球。但在他自己看来,2021年并不是彩色的,甚至带点灰。

    李诗沣的右脚拇指底下从青年时期就有一处旧伤,算是老毛病了,但以前一直影响都不大。去年回到江西备战全运会期间,这处旧伤复发了,脚下生了创口,出血后出现了感染。尽管已经到医院做了止血和包扎等处理,但只要对抗训练不间断,伤病就无法完全恢复。

    老伤新发之下,李诗沣在全运会上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在苏迪曼杯赛上又是全程助威,直到来到奥胡斯,在汤杯赛上才有了不俗的发挥,连续击败了昆拉武特和常山干太,只是最后在决赛中输给了乔纳坦。比赛后回国隔离,恢复训练,他又匆匆到西班牙参加世锦赛,第二轮就输给了最后的亚军、印度人斯里坎斯,无奈地结束了2021年。

    李诗沣

    如果放在以前,先后输给两位世界排名前十的名将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但李诗沣渐渐发现,随着自己位置的变化和胜绩的增加,舆论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外界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都在快速上涨。以前的“去冲击对方”变成了现在的“去赢下对方”,以前的“输得不是没有道理”变成了现在的“没有道理输”。

    对于成长的变化,李诗沣都还没来得及自己消化情绪,甚至还没总结自己是不是真的涨球了,就率先从网络上体会到了。

    冬训时艰难的全场跑

    世锦赛期间,李诗沣脚上的伤口又出毛病了,导致他在年初的冬训中一直处在养伤的状态。直到3月5日国羽从成都出发前往欧洲参赛,李诗沣都没有打过一次全场对抗。

    冬训期间,李诗沣一边小心翼翼地处理和保护着脚上的伤口,一边进行着不太需要移动的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力量素来是李诗沣相对的弱项,他也觉得自己的底子不太好,身体单薄,力量上不来。所以,进一队后他对自己的力量训练要求更高。这次冬训无奈不太能跑动,李诗沣正好把心里那着急康复和训练的烦躁劲都发泄在了力量房里,力量甚至成为了他最主要的训练项目。

    出发欧洲前两天,男单组的小伙子们都在馆里进行着移动中的多球练习,只有李诗沣被教练乔斌单独带到馆外的塑胶跑道上,练习起恢复性的中长跑。羽毛球步法需要急停转,跑专项步法时需要脚拇指发力,李诗沣还做不到,但正常跑步主要用脚掌发力,脚趾的伤影响不大。

    大半个小时里,李诗沣绕着球馆跑了5000米,乔斌则一直就在边上看着秒表,每见李诗沣一次就喊出这一圈的用时。这是李诗沣今年第一次恢复长跑,跑到一半时他已经感受到平时跑完全程时的气喘,但他还是坚持完了全程。

    李诗沣

    三个月后的“首秀”

    对于新赛季,李诗沣的心里没有一点底。直到出发去德国时,他的脚在步法训练时还会痛。

    依照李诗沣和教练的设想,3月初的第一站德国公开赛以及第二站的全英赛都会是高手林立,自己应该报不上名,所以他可以利用这两周时间休息,准备第三站的瑞士赛。不过,就在德国赛开赛前一天,当时世界排名第64的李诗沣竟然成功替补进了德国赛正赛,对手又是印尼的乔纳坦。

    3月9日,已经快3个月没有打过全场的李诗沣在德国公开赛首轮和乔纳坦苦战了79分钟,最后在决胜局以15比21落败。虽然又是一场败仗,但他是有收获的,因为他和一位强手打满了3局,而且这是一场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完成的比赛。

    尽管每次起动时都会下意识地产生犹豫和顾虑,尽管脚上的疼痛让李诗沣不能完全投入到战术中,尽管他的注意力被疼痛分散,但这场比赛至少告诉了他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咬着牙,顶着痛,自己是能做到的。而且,这场比赛过后,脚上的伤情没有变严重。

    就在他觉得自己好像闯过了这一关时,就像西行取经般地,另一“劫”又冥冥中在等着他了。

    被困在负面评价里

    没参加上全英赛,国羽又集体退出了瑞士赛,李诗沣在韩国赛前的这一个月的训练是断断续续的。好消息是,经过一个月的休养,脚伤好多了;坏消息是,因为缺乏训练,他的状态很差。韩国公开赛首轮,李诗沣以0比2输给了来自以色列的西尔伯曼,对方世界排名是第50位,今年已经33岁。

    李诗沣的确打得相当不好,但就像他所理解的一样,相当一部分观众还是更看重结果的,只要输球就会受到质疑,不管有多么正当或是客观的理由,何况还是输给名不见经传的以色列球员?

    他有输球后少上网的习惯,但依然会无意地刷到一些会刺痛内心的评价。批评的声音自然比比皆是,直接人身攻击甚至辱骂的更是少不了,最让李诗沣难受的是那些在攻击他本人之余还要踹“中国男单”两脚的言论。

    他一直都觉得会受网络评论影响的运动员是极不成熟的,他明白自己控制不了别人的键盘,他也知道喷子的存在,他更知道即使优秀如丹哥和龙哥都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但他就是做不到不受这些情绪影响。所谓“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被困在情绪中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情绪的。

    就像小时候那个内向、不会主动和人交流的自己一样,李诗沣用了孩童般的原始本能去将外界的声音隔离排除。他采取了最“幼稚”的解决方案,把微博的图标藏在了折叠文件夹的深处,好久都没有打开过这个软件。

    他扎进音乐堆里,反复播放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尝试用重复且熟悉的重低音旋律从精神上“麻痹”自己。听着喜欢的《我想更懂你》,哼起了熟悉的歌词:“请你听听我的真心话,你是否了解我内心矛盾的对话。我需要真正了解我的人,为我进行解救。”

    对于歌词,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像这首《我想更懂你》,赢球时李诗沣或许想起的是“有人永远爱着你”,而身处黑暗时期的他或许更多的是代入那句“我好想逃,我好想躲进一个洞。”

    李诗沣

    幼儿“社恐症”患者

    说起“幼稚”,就不得不说李诗沣的童年,连他都觉得小时候的自己非常内向。当时,极度害羞和内向的小李诗沣甚至会在面对家里来的客人时都感觉害怕,很容易嚎啕大哭,现在时髦的用词就是“社恐”。

    他的父母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希望通过课外活动来改善。4岁时学舞蹈,父母想让他练练身体的柔韧度;5岁学跆拳道,而且一练就是四年,父母想通过跆拳道让他变得外向一点、霸气一点,至少要敢于大声地完成练习前的那一嗓子。不过,李诗沣学跆拳道时也经常哭。

    6岁这一年,父亲李顺辉在参加单位组织的羽毛球活动时开始带着李诗沣一起去,慢慢培养着兴趣,后来直接给他报了兴趣班。李诗沣学得很快,后面几年就一直过着早上在学校上课、下午第一节下课后就赶到市体校训练羽毛球的生活。

    直到2012年,12岁的李诗沣读完六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后来到八一队,正式开始了专业羽毛球训练。李诗沣清楚地记得,他在六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语文和数学都考了81分。

    刚到八一队的李诗沣依然不改内向和害羞的本色,很长时间都没能和同龄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在其他孩子都已经投入到集体生活、每天抱团行动时,李诗沣还处在每天给家里打电话、给爸妈详细汇报全天大小事情的阶段。

    2014年,李诗沣第一次入选国青队集训,由此慢慢开启了成为优秀后备力量的路。这一路,李诗沣也说不上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那么“社恐”的。他只记得,自己是到八一队后改掉了爱哭的毛病,也在漫长的青年时期找到了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与和解的办法。

    放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这个办法就是冷处理,即少打开手机,多做好自己。

    李诗沣

    在曼谷找回一点信心

    关注点回到2022年的李诗沣身上。经过了4月的心态折磨后,李诗沣来到了国羽位于泰国清迈的海外训练营。

    从抵达清迈到出发前往曼谷汤尤杯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这已经是李诗沣在全运会结束后这大半年内训练得最好的一次,不管是技术、全场对抗还是力量、体能训练,他都能跟上。其实,他自己清楚地知道,导致自己低迷的重要原因是之前的训练没跟上,在清迈一周的扎实训练,让他不像出发去欧洲时那样心里没底了。

    中国队在曼谷汤姆斯杯赛上打了四场比赛,李诗沣保持全勤,前两场分别以2比0轻取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对手,在关键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中以2比1逆转世界排名第三的丹麦名将安东森,最后在1/4决赛中又一次输给了印尼的乔纳坦。

    至于再次输给乔纳坦,李诗沣依然感觉难受。面对已经两连胜自己的对手,李诗沣倒不是怕,只是感觉对手因为战绩的占优和2比0的大比分优势而表现得更自信。还有另外的原因,乔纳坦在这场比赛之前休息了两天,而李诗沣在前一晚才跟安东森打完3局大战,比赛完回到酒店躺下已将近凌晨5点。第二天早上11点,李诗沣就起床准备1/4决赛了,相当于熬了一个通宵后再去拼,恢复状况肯定不能和休息了两天的对手相比。

    不过,在谈到这个客观原因时,李诗沣又一次重申,这是客观原因,但不是输球的理由。“在场上还是会感觉有点克服不过来,但说到底还是自己和对手实力有差距。”

    汤杯赛后,泰国公开赛无缝而至,对于李诗沣来说任务很重,因为他在第一天要参加资格赛,必须在四小时内连赢两场才能获得正赛资格。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不仅做到了一天双赢,后面又连续赢了西本拳太、苏吉亚托、王子维和奈良冈功大等好手,第一次闯入了超级500赛的决赛。

    到了决赛对阵李梓嘉,李诗沣更是有点“打疯了”的意思,通过进攻频频得分,第三局更是全程领先,一度拿到了冠军点。只是20比19这一分,李诗沣说自己“脑子一热,只顾发力”了,一记抽球“帮助”对方化解了场点。最后以21比23落败,李诗沣满脑子都是“可惜”二字,不过身边的人都告诉他,这场打得真的很不错。

    努力适应“海外漂流模式”

    短短的半个月,在曼谷冲击体育馆参加的两站比赛给了李诗沣很大的启发,一是如何对待自己断断续续的伤病,二是如何对待崭新的海外赛练模式,三是如何对待比赛得失的心态。

    在清迈训练和在曼谷比赛期间,李诗沣的脚伤还是会疼的,用他的原话就是“只要在场上跑起来,就不可能没有影响”。加上身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他当时的关节、腰、肩膀等地方都有些小毛病,他每天都是吃过止痛药再训练和比赛的。

    此役过后,除了简单粗暴的止痛药以外,李诗沣开始对如何在“战略上藐视伤病、战术上重视伤病”有所启发。有时候,伤病的确会影响发挥,但有时候也会成为自己留退路的借口,要真正说服自己“我可以的”真的很困难,但也真的很有用。

    2019年在成人赛初出茅庐时,李诗沣最多只连续参加过三站比赛,每次都是打完就能回国,然后进行休息、调整、再重新训练,备战。这样的模式一旦习惯和过舒服了,面对现在国羽全新的“海外漂流模式”就会非常吃力,这是很多主力球员都有的感受。

    以前不管输赢,李诗沣都会在赛区先给自己放一两天假,等回到北京再着手解决问题。现在,比赛很密集,需要频繁地在国家和地区间奔波,时间和成绩都会制造紧张感,已经轮不到李诗沣给自己先休息两天的余地。

    虽然已经22岁了,但李诗沣依然有着男生贪玩的属性。今年出来比赛,他开始要求自己自律一点,生活规范一点,比赛训练有计划性一点。相比以前,现在的李诗沣手机里多了一个自己做训练和恢复计划的备忘录,球包里更是多了可以随时拿出来练力量的皮筋。

    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团体大赛就担纲主力,参加一线竞争以来迅速被寄予厚望,经历了起伏、成败、悲喜,李诗沣说这大半年收获了很多。收获不见得在于技术好了许多,战术成熟了许多,胜率高了许多,而是在于自己经受住了许多身体的考验、心态上的崩溃与重建、对待自己发挥、胜负和位置的态度转变。

    “人还是这个人,打球还是那样,但就是感觉一夜间经历了许多事情,变得阅历丰富了一样。”

    青年赛时期,常有人将李诗沣、印度的拉克什亚、泰国的昆拉武特、日本的奈良冈功大这四位年龄相仿的同期选手称为“00后男单四小虎”。在李诗沣看来,自己一点都不虎,因为自己在青年赛时期碰到这几位对手其实都是下风球,最坏情况下甚至到了“二八开”的程度。

    现在,这几位老对手都已经是各自国家的主力,疫情发生以来也没有间断参赛。其中,昆拉武特和拉克什亚都已经有很丰富的高级别赛事经验,甚至有很重要的赛事冠军在手。不过,从去年年底以来,来到一线赛场的李诗沣开始频频遇到这几位老对手,并先后把这三人都赢了,这其实能侧面反映出李诗沣也在进步,而且速度不慢。当然,作为现在很多人眼中的“男单希望之星”,李诗沣离自己理解中的中国男单顶梁柱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短短的9个月,李诗沣感受到了赢大胜仗时的热捧,也体会到输给低排名选手的迷茫和纠结,也就是那种所谓的“跌下神坛”的疼痛。不过,无论是在他自己的理解里还是在理性客观的眼光里,他都不曾登上过什么神坛,那不过都是网络时代下的一胜惹热捧而已。他也经历过伤病的困扰寒冬,也在盛夏的南亚次大陆上斩断了自己的退路,取得了突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的李诗沣更了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不会因为赢一两场球就摆不清位置,也不愿在输球后因为外界的评论而将自己锁在深谷。天寒亦好,火热也罢,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刚出道时的少年心,把自己做好,把当下的事完成好。

    完成这个采访时,李诗沣尚未开始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几站比赛。此刻我们都无法预知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不清楚他还会不会迷茫、动摇,甚至会不会再次面临崩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会遇到很多、更多、越来越多的困难,就看他能否在问题面前一直咬定青山不放松了。

    记者手记:

    由李诗沣想到的你我他

    这是《羽毛球》杂志第一次由“00后”球员单独成为封面人物,我也非常荣幸能执笔李诗沣的故事。

    诗沣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害羞,第二印象是内敛,第三印象是礼貌,大部分和他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是一致的。每次在馆里遇见,他总会看着你的眼睛,点头、问候;每次来到赛后混合采访区,他都会先打声招呼,采访结束后又会说一句:“那我先走啦。”

    这很难让人觉得他不是个乖孩子。

    慢慢地熟悉后,加上连续在现场看了他的比赛后,他在我心里的标签又不一样了,多了“大能量”和“小宇宙”这两个词。原因是,每次我看到他赢球甚至是夺冠后的庆祝方式和动作都不一样,有翻跟斗的,有跳出场外振臂高呼的,不一而足。我就想,诗沣虽然内敛,但内心其实也是很丰富、很有想法的。

    就如同他接受采访的风格一样,不管当下输赢疾缓,他说话都是不急不慢的。他的风格其实就是如此,包括他在场上的绕圈走,其实也在网上引来了一些争议,尤其在输球时,这样的特点就会被用来作为批评的素材。私下里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他不是快节奏的人,不管是生活还是打球,他都喜欢节奏慢一点,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

    说到争议,前段时间他因输球所承受的压力我们看在眼里,也很想为他鸣不平。但现在回头想来,其实不过是所站角度不同罢了。作为一直陪伴着队伍前进和队员成长的记者,记录他们的动态和变化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内容,我们自然非常了解他们。对于他们的输赢得失,我们除了高兴激动和遗憾叹息,还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但对于很多不是长期关注中国羽毛球队的普通观众来说,或许他们上一次看球依然是林丹夺冠,或者是在奥运会上首次看到主力们摘金夺银。那么,当他们突然看到目前中国男单的输球,单从竞技体育输赢和支持中国队的角度出发,的确很容易会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就像最近我看法网决赛,男单和女单决赛都呈一边倒趋势,这让我稍微有点皱眉头。我是几乎不留意网球的,我认识的男单也只有三巨头和穆雷,所以我很容易会对决赛中的鲁德和高芙的表现甚至实力心生疑惑,毕竟比分摆在那里。

    只不过是懂得将心比心,虽然不了解,但知道其中必然有因不了解而造成的偏见,不会口出狂言,而是选择对运动员多一分尊重。竞技体育的此消彼长和状态起伏是永恒的定律,这我很理解。

    他们

    在和诗沣进入连线环节之前,他冷不防地先给我发了一句:我还挺想念北京的。这句话还挺触动我的,因为在疫情之前,国羽长期都在北京训练,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接触,采访没有难度,甚至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一起出去逛街、吃饭,这样的情况短期内是很难再有了。

    对于诗沣来说,疫情之前的他是那么朝气蓬勃,即使不是无忧无虑,也称得上是肆意成长。当时的北京,准确来说是2020年之前的北京,是他最有安全感和最蓬勃成长的地方。那时候,他的确是一名小将。当他终于进入一线竞争,这么宽容的环境必然就不会再有了,尤其是输球时、输得不好看时。

    对运动员来说,赢球面对掌声固然愉快,但相反呢?运动员在场上要有抗压能力,作为普通网民,他们还不一定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正如诗沣说的,别人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如果汹涌且多变的舆论无法改变,那么还是要尽早学习如何面对,毕竟受关注才会有讨论。

      417
      5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184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