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伤病阴影笼罩世界羽坛 是什么让林丹们吐槽不断?

伤病阴影笼罩世界羽坛 是什么让林丹们吐槽不断?

时间:2018-10-26 18:08 来源:中新网 作者:王禹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6日电(王禹)本赛季世界羽联系列赛事已行至尾声,伤病却在近期成为热词之一,它犹如悬在运动员和赛事头顶上方的一柄利剑,让今年的羽坛赛事在壮志雄心中拉开帷幕,却在谢幕时又多少有些“壮志难酬”的滋味。


    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法国公开赛就因受到伤病侵袭,出现大面积退赛潮,让赛事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开赛前后,马林、安赛龙、安东森、王子维以及杜玥等多位球员因为身体原因退出,而其余的运动员,例如凡尘组合和周天成等也因为伤病或者疲劳的原因早早遭到淘汰。

    其实每逢赛季末,运动员受到伤病困扰这一现象,在往年并不少见,但在世界羽联新规实施第一年的背景之下,这个问题便显得尤为扎眼。在众多运动员和教练员看来,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过于密集的赛事安排。

    2017年,世界羽联公布了2018-2021年新赛事体系,按级别和奖金共分为一到六级,全年预计共举办37站比赛。其中,第一级别是年终赛,总奖金达到150万美元,第二级别共三站,第三级别共五站,第四级别共七站。

    另外,新体系也对运动员参赛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世界羽联副主席图兰曾解释道:“我们希望新的世界巡回赛可以让所有球员收益,所以加大了赞助力度。我们必须通过让他们可以参加更多比赛来尽量提高他们的潜在收入。”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规定,世界排名前15的单打球员和排名前10的双打运动员,必须参加3站第二级别的比赛,5站第三级别的比赛以及4站第四级别比赛,否则将面临罚款和积分上的损失。

    再加上汤尤杯、世锦赛、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各洲际锦标赛等,一位顶级球员可能一年要参加超过15项大赛。与此同时,赛事体系安排的不合理,让运动员往往需要跨越几个大洲,参加背靠背的比赛,其压力和疲惫可想而知。

    以中国羽毛球男单选手石宇奇为例,根据世界羽联官网显示,截至目前,他在本赛季开始后的269天内,参加了14个不同级别的赛事,共进行了50场比赛,战绩为38胜12负,平均每5.4天就要参加一场高对抗赛事。

    丹麦运动员安赛龙一直是羽联新政的反对者之一,他认为顶尖运动员赛事过多,没有时间好好训练,身心都会非常疲累,也肯定会增添更多伤势。这位耿直的世界冠军甚至曾经预测肯定会出现种子选手集体爆冷首轮出局的局面,而这一情况已经逐渐变为现实。

    如今,本赛季赛程已过大半,已经有多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或多或少出现下降的情况。林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确实这一年世界羽联安排的比赛特别多,我们都是比较被动地想为了积分去参加更多比赛,有些时候比赛质量打得并不是那么理想。”

    如今的赛事体系对于35岁的林丹构成了更大考验,他也在本赛季罕见出现7次一轮游的情况。另外一名老将周天成在法国公开赛一轮游后也表示,赛程太过于密集,自己“非常、非常的累。”他吐槽道:“我哪有时间来休息和恢复呢?根本不可能。”

    即使是受到大范围的吐槽和反对,世界羽联却依然不为所动。而横向对比其他运动项目不难发现,运动员健康和冗长的赛事体系之间的矛盾似乎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比如更加火爆的网球。

    即便高度职业化的网球已经清晰规划出大洋洲赛季-中亚北美赛季-欧洲赛季-北美赛季-亚洲赛季,最大化程度减轻了运动员在旅行参赛方面的负担。 但每逢四大满贯结束,尤其是进入亚洲赛季,连续的高强度征战依然令球员的身体批发式地出现状况。

    没有为大满贯热身的强烈目的性,再加上路程漫漫,许多抢分不迫切的选手,也可能主动放弃。在十月份进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不仅男子四大天王没有一位出现在赛场上,小威、大威、莎拉波娃也早早宣布退赛。

    一方面是赛事主办方花费大量金钱与精力打造赛事,不断提升赛事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ATP和WTA不断优化赛程,保证球员在赛季末段不被疲劳和伤病拖累,但削减赛事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

    “如果你一直取胜,在每站比赛中都打到周末,那么伤病自然就会光顾。但我能做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哪站重大比赛我能不参加吗?”纳达尔抱怨道。已经退役的美国选手布雷克也曾抱怨过于密集的赛程让职业网球手的职业生涯大幅缩水。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世界羽联的苦心不难理解,大牌运动员是一场赛事甚至是项目本身影响力和票房的保障,他们尽可能多的出现在赛场上,将对项目的推广起到莫大的帮助。而增加赛事奖金,也彰显出他们对于提高运动员待遇的决心。

    但赛程过于密集,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球员的健康状况,对顶级球员来说,这一负面影响尤为严重。而伤病往往会将球员的赛季分割得七零八落,同样也极大地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

    正如桃田贤斗的教练朴柱奉说的那样,“运动员不是机器,无法赢得一年中的所有比赛。”如果把握不住参赛次数与运动员身体负荷之间的平衡,其造成的后果,恐怕也不是世界羽联乐于见到的,甚至有可能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惨况。

    在新政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凸显的情况下,两者孰轻孰重,如何调整?对于世界羽联来讲,都将是一场考验。(完)



      0
      1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