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佐点评过的装备

雷霆70
真香
2023-2-25
说实话我也是奔着玩个雷霆全家桶的思路来玩的。 到手一场没打就被安排出差,于是我背着一次没用过的70来到了河北保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个有球打的群。不得不说河北氛围还是挺好的。而且特别讲究这个球场礼仪。击掌网上方递球这些都一丝不苟的做了出来。 规格4UG5 整备完成后 86.7克平衡点308mm 我先说一个总结:高手用不惯,老炮贼喜欢,菜鸟打不明白。 这支球拍的爽点在于,一支进攻拍,攻击力突出,负担有一些,却不大。挥速不慢,防守不拉。 反而对于像我这样未来五年和现在打球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的人,莫名其妙的舒适。 真的太适合业余环境中年大叔群体使用了。 得益于整备完成后305-308的平衡点确实把进攻这项特性演绎的不错。 框体是扎实的盒式样,仅在10点-2点位置有一些渐变式的流体结构。即使有一些流体结构,定位还是一支以进攻为主要特性的球拍。 中杆这只中杆也许是李宁2016年至今高端体系里最软的一支中杆了。但是这支球拍的形变位置却比较靠上,其实这是非常反常规的设计理念。我这只平衡点在308mm左右。中杆主要形变位置在匪夷所思的322mm左右。这样的调教就让一支软杆球拍获得了类似硬杆的回位速率。雷霆全系列里60的形变位置是在中杆底部大概285mm处雷霆80的形变位置也基本和平衡点持平大概在300的样子,90大概300左右。 那么这样的调教模式带来了一支全新体验的进攻拍。 攻击力比较强,通过较软的中杆轻松打出鞭甩效果,当然软杆的指向性存在天生缺陷,发力动作的落点会和心里预期产生一些偏差。 软杆的连贯会适当慢一点,框体加持,加形变位置偏高连贯也不致于慢到不能接受。就是缺乏了一些爽脆感我即使配了号称高磅钢板的BG80上到28磅,依然稍微有点粘球。(粘滞感参考弓箭10) 球场老炮更高兴了,又可以用“抹钩搓”骗人了, 涂装谈不上惊艳至少细节还是拉到位的,长期看也不会心生厌倦。特别抓痕一样的撕裂纹理真的好看。这涂装典型取悦自己,只有自己看着摸着爽。别人看来平平无奇。 回到开头:高手真心用不习惯,软杆硬调呈现了配什么线还是偏粘的人打感。较软的中杆对于高手群体来说可就没那么香了,指向性会弱很多,劈吊劈杀这类动作的精准性是会有小幅度下降的。 杆软了搓球放网产生的细微回馈会让人觉得拍面网压少了1磅,精细控球会产生轻微负面影响。 对于发力非常好的群体(除非天生铁腕)中羽五级以下不在这个群体,软杆也存在重杀泄力的情况。 老炮喜欢是因为它符合大部分业余环境双打前提下是使用场景,进攻很猛轻松打出形变,连贯也不拖延,被动球还能通过软杆多送出去个5cm。 网前也不像传统软杆拍连续抽挡后回位跟不上。 小白不喜欢:主要缺乏了一些爽脆的击球感受,很多动作需要去减少发力的行程,简单说需要一点点寸劲。 补充一点也许这是正面对比,也许可能会产生负面理解,不存在踩捧的心思:这支雷霆70实际打感,几乎就是全方位优化以后的均衡之刃。多一点点头重,多一点指向性,多一点点弹性,多一点点挥速,多一点点吸震能力。 2023/2/26首线BG80 27-28。 2023/4/14首线断换用VBS68P试图使用硬质涂层线调整进攻感受效果让人失望。 2023/5/8三线换到EBX63 28磅这款线表现不错。 2023/6/26 四线李宁N65,27磅。持球感中规中矩,弹性也有保障,值得尝试。
漆水好
颜值高
手感好
扣杀利器
性价比高
119     |    2     留言

瞳翎紫瞳
真香
2022-10-29
紫瞳77速坐标江苏扬州 是我在气温26度以下最长期使用的球。(温度高了会用亚4-5这类球) 配置方面鹅毛一级拉直,双拼球头,主流水准了。 我这边陆续打了近200桶应该有一些发言权。 对标产品主要是A+60或者大师6应该是非常接近的。 鹅毛拉直在秋冬季耐打和飞行都属于非常均衡的产品各家厂商差距不大。 所以这款球到底值不值得主要看三个方面 1品控:品控抓的还可以,紫瞳几乎没有残损毛片,毛色靓丽,滚胶勉强算均匀,线头修剪偶见不怎么规则,球内标贴掉落问题严重(这点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体验)新球气味大,球头部分的色带批次不统一有黑色有绿色,绿色还分深浅。 2体验: 飞行稳定,新球前几球可能会出现出球比较冲的情况.(平原地区气温26度以上球速会比一般球快一些) 偶见CD球轻微摇摆1/40左右概率,并不比大厂差。 耐打比大多数同价位偏飞行的球要强不少。 飞行比大多数同价位偏耐打的球要强不少。 机器打球速手工分拣总体速度稳定都在合理范围,一桶中个别差距在15cm以内。(气温一高这个球就明显偏快出球非常冲) 3性价比 其实这才是这款球的核心。 同价位更耐打都是小方(亚7)、驼背(金黄3)、乃至鹅大刀(KS15)这类单边球,这些球网前搓放的稳定性实在不敢恭维。 而同价位飞行更好旋转更轻盈的都不如这玩意耐打。 比如鹚鹘鸭一级拉直(粉胜利)鹚鹘鸭一二级大方(亚5) 目前中羽55左右的售价依然非常有竞争力。
飞行稳定
性价比高
做工品质好
3     |    1     留言

刀锋PRO
推荐
2022-10-20
先说结论:足够优秀并不完美。 感觉这双鞋应该不是中羽很活跃我们比较熟知的那位设计师,行走De刀刃设计的。 (设计师在评论区12楼,翻车的鞋友可去对线) 我这老习惯了拿到鞋当天实战,后续连续穿了三天共计8小时左右这是一双介于综合训练和中高强度比赛之间定位的羽鞋。 这双鞋更侧重实战提升运动表现.在保护和配置用料方面诚意有限,近几年产品力提升的效果没体现出来。 场地感方面: 侧重于启动所以是放弃了部分前掌缓冲能力。 启动效率属于主流水准之上。缓冲又在主流水准之上。所以说他基础条件足够优秀。(参考单身男士29岁 二线城市市区有房,三十万价位的车。除了爱吃自己鼻屎没啥缺点) 大底整体材质比较硬。 中低帮的设计很好的保障了脚踝的灵活性。但是这就无法提供一个稳定的安全感。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袜套设计都能在心里上提供一些可有可无的安全感。 抗侧倾上无论在大底结构还是大多数品牌在鞋身侧面惯用的防侧倾爪结构都没有在这款刀锋pro中得到体现。仅靠微微内倾的结构不能让人安心。总之先许愿在我还没崴脚之前他应该就是可靠的吧! 缓冲:这方面李宁还是比较拿手的,在后场跳跃动作完成后掌落地后无论缓冲还是帮助蹬转动作后的滚动给予的推进感恰到好处。这双鞋在缓冲和提升运动表现上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动态平衡体验。缓冲能力对于部分体重较大的球友来说,勉强够用。当然大体重球友还是要适当慎重。虽然缓冲不差,甚至后掌缓冲还挺优秀。本质上这双鞋还是更倾向提升运动表现而设计的鞋子. 抗扭:碳板加大面积N形布局TPU中底强度谈不上丧心病狂般强横。总体对我来说抗扭转强度是非常强的乃至有些过剩.(此处吊打友商竞品一百遍,乃至我看到有人评论认为这款鞋就是给友商上课教友商怎么做一款好鞋,我觉得还是很形象的) 防滑:李宁的实色橡胶大底配方,实战在中高端荔枝纹地胶和长期使用磨亮了的地胶,防滑能力不算特别靠谱的。 (才开始用尽量选择地胶场地,鞋底有镀膜一样的工艺似乎抗氧化用的。打几场球就没问题了) 透气:那么多网友都说了,简直是李宁产品矩阵中的一股“清流”。估计应该会喜提新外号足底桑拿房。只能说目前10几度气温我完全能承受。顶夏天不用。 包裹性:总算说到这款鞋正真的闪光点了,红厂保障优秀的包裹性的同时还能兼顾舒适的鞋款并不多,一天到晚宣传适合绝大多数亚洲人的宽脚型。 实际上宽如海外号根本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宽大的前掌导致穿的人都是在妥协。 这款产品对于包裹感和舒适度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的体验,调教的比较到位。(当然鞋这玩意千人千脚没有绝对合适。)后鞋帮的补强确实是做了但是又基本等于没做,那个硬邦邦的TPU小蓝条就不能往上放一点。官方自作聪明作为卖点,我只能洗白说为了释放了脚踝压力。可以说是近几年李宁羽鞋产品线设计中的反向升级.典型费脑子设计了,钱也花了,效果没啥卵用。 整体面料和内衬对比以往产品进步还是挺大的,面料柔软光泽度好,满满高级感。另外内衬以往那种砂纸质感也完全消失,不磨脚不磨袜,这个要给巨大好评。 耐用:目前体验时间较短,但是鞋头和鞋身部位的折痕就出现了还是比较影响颜值的. 目测鞋底花纹也比以往产品更深一些耐磨应该不会太差。 鞋垫:原厂鞋垫实在…以往都是吐槽材料硬,透气孔和部分鞋型鞋底透气孔不匹配,衰减也快。这双鞋的鞋垫,体验是独一份的糟糕,稍微上点对抗强度直接后掌杯整体位移,乃至整个鞋垫绞在鞋内。 这设计难道是是为了让我打6分停下来调整鞋垫可以乘机恢复体力是吧? 如果说照网友评价这双鞋整体给四星有点苛刻,那么这双鞋的鞋垫给一分都是不负责的行为。 建议到手直接更换原厂鞋垫。但是再换个高品质鞋垫一看性价比突然又不觉得香了。 (说到香再补充一下,新鞋刚去除气味非常重类似油漆混合橡胶和胶水的气味。穿过一段时以后你也会想再去闻(^ ^))
包裹度好
支撑性好
缓震好
款式漂亮
性价比高
尺码合适
捂脚
抗扭好
62     |    3     留言

突袭4
真香
2021-3-8
确实因为突袭2SE在我这里积累的超级优秀的使用体验,才会在没什么市场反馈情况下盲目冲了这双突袭4代. 收货当日就迫不及待滴上场实战。 场地感:比之前版本相对来说大底整体更硬一些特别前掌有一些YY65Z系列初上脚时的感觉.启动比之前几代更为迅速,做实了“突袭”二字. 也适当放弃了一点前掌缓冲带来的舒适性,提升了运动表现. 全新的抗侧倾设计带来非常可靠的稳定性.同时低帮设计能很好保障脚踝的灵活性.每次感觉脚踝到极限的情况下,中底外侧的侧向的支持结构都能提供及其可靠的稳定性.算是用鞋底结构的稳定性代替束护结构.(当然没也办法像变色龙系列那样的束护结构带来超强的安全感) 场地感强注重提升运动能力.启动那是非常迅速.当然这类鞋子高强度穿着足底各类不适发生的概率也会比那些注重保护的鞋子高很多!(半年内收到5-6条私信反应前掌硬几场球以后足底疼痛现象) 缓冲:透过鞋底能看到鞋底区间䨻材料的变化实际感受还是一双为了速度启动效率而研发的鞋子后掌加装了一个小䨻垫实际缓冲效果依然中规中矩简单点说后掌弹却不软,突出的还是材料提升带来的回弹. 前掌为了更高效的启动并没有在缓冲材料上下太多文章,所以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膝盖受伤风险其实是相互冲突的.而这一代突袭研发的着重点还是倾向于提升运动表现.从这方面来说缓冲能力对于部分体重较大的球友来说,稍微有些不足.这个䨻垫提供的缓冲能力是比较有限的. 抗扭:老突袭的中底平台在抗扭设计方面可谓简单粗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是整个中底全面超高刚性支撑的思路.新突袭这次选择了一个异形结构大面积中底补强,抗扭强度依然很强.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比上三代更加注重足弓部位补强,而不是上三代简单粗暴的把整个中底平台给全面刚性化. 防滑:6个字.实色橡胶大底 (ps:半年后表示,防滑可靠性不错.鞋底耐磨在主流水准,不突出,不拉胯) 透气:转夏天的话焐脚是肯定的了,这突袭家族特色.即使采用了大量的网布结构全鞋更多位置还是UP和较厚的工程网布,侧窗到也开了应该能比前几代稍微好一点点.底部两个小面积透气口也是早期突袭系列透气性太差妥协后的产物.四代一并继承了过来.脚汗多的朋友慎重,轻微脚汗影响应不大该比前三代稍微好一些. 包裹性:算是全面升级,细节方面提升不小为了提升包裹性鞋楦变窄了一些在不是宽如海的李宁了.鞋面包覆感加强了.导致了出现轻微压脚背现象,好在细节方面李宁这次搞的不错.也在鞋舌内整体填充了三个海绵小球球.压脚背到也不至于硬压到生疼的地步.但还是附带一下高脚背慎入,宽脚慎入. 长时间穿着内衬那粗燥如砂纸的材料随时把袜子磨薄一层.后跟处的补强绝对是比之前三代有了巨大提升.不光硬化了pu面还硬化处理了织物面带来了很不错的安全感,巨大好评! 耐用:大底需要时间和场次来看实际效果,不过肯定会比水晶底这种毒瘤玩意要优秀得多! 白色款包边的耐磨层非常易磨损这玩意一旦磨坏了就非常影响颜值.但是一双球鞋不磨这个位置又说明步伐多少有点问题....... 鞋带扣从以往的过穿式和绳扣结合变成现在的绳扣偏上而鞋带孔在下的设计.给予鞋面加压增强包裹性的同时.我对这个细细的绳扣在长期高强度使用中的耐用性方面表示怀疑. 原厂鞋垫摩擦系数不够冲刺急停时是前掌小幅度向前滑动,会顶鞋头,从而影响鞋子寿命.
包裹度好
支撑性好
超轻鞋
有点硬
款式漂亮
性价比高
较轻
适合瘦脚
抗扭好
217     |    5     留言

NANOGY 95
一般
2021-1-24
怎么说呢,这款线我陆续作为主要用线打了有5年了.只能说我很后悔那些年没多尝试一下别的线. 弹性:适中低于大部分同线径其它竞品.要不是胜利早期VS系类羽线更拉胯这市场还真不知道是谁的. 耐用:确实耐打性能不错,但是对标同线径又不会把同行秒成渣渣.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乃至很多其它厂商的产品在0.69,0.68线径的相似产品相对比会在价格上碾压NBG95. 击球感:低磅发虚,手感释放不了弹性.总体回馈感人. 高磅能体现硬弹的质感,击球时吃球时间适中,劈和搓的手感都有其保障.这方面还是比较优秀的. 弹性:这方面的不足是硬伤,在被动球处理上几乎没办法很好的借助线床来释放弹性. 音效:呃.......只能说到了合适的磅数还行. 保磅和跑线:整体来说保磅属于比较优秀的,掉磅情况并不明显,其实更多的是考验穿线师的手法. 跑线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处于能接受范围内主要还是涂层线本身较滑,线床击球时不可能不产生轻微移位偶尔理理线就行.(还可以乘机偷懒恢复体能) 另外说一个一般不怎么关注的特性,吸震性:95线我实验过24-30全磅数.升磅带来的回馈会逐渐清晰导出球的滞留感也会降低,相对应的传导至手柄的共震也会变大,这是我全面放弃95线的主要原因. 总结:中庸的一种属性定位造就了啥都凑合的特色,实际上性能差异不大的线比他便宜,同价位的线特点鲜更鲜明,另外一部分竞品已经追上了和他的产品力的差距. 说实话都2021年了,虽然先机占领了市场,但是最终肯定还是需求决定市场. 只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少一些人抱着遇事不决选95的口吻推荐球线!
耐打
61     |    1     留言

TECTONIC 7C
真香
2021-1-15
涂装非常大气,黑橙配色橙色还带有点烫金,像奢侈品一样你说设计的多好看谈不上.但是一眼看上去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外观这东西谈不上绝对好看,但至少这是大部分都能接受的审美风格. 框体5-7点弹的广告不是瞎吹牛逼,用手用力按压都能感受到框体材质的不同.(据说这个位置可能有塌陷风险)但是这个额外的弹性传导不是那么可控会对于搓放网的质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同时挡网也会因为额外的弹性传导导致质量变化.并且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控的.没有在任何一支球拍上有这样的体验. 也不能说是缺点但是整个网前体验真让人没什么信心. 其实7C表达力量形式主要在两个方面偏小的拍面,更偏像拍面上端的甜区非常好聚力和较高的平衡点.目前去底6层缓冲膜233手胶平衡点高达311mm实际挥重没有测不过应该不会特别夸张.配合框体结构相当之扎实整个正手区的技术动作都比较有保障. 进攻端表现确实不俗,尤其是精准且快速的点杀表现极其突出. 这个精准的核心在于下半部分稳定的框体加持.另外在高平衡点和挥重的共同作用下确实把进攻演绎的非常到位.在业余崇尚双打环境中这类特点的球拍确实非常吃香. 中杆在李宁的高端拍家族中其实算相对硬一些的.并且形变位置偏中杆的中上端.实战中正手区形变还是比较容易打出来的.反手区和很多被动球的处理就感受不到到中杆弹性的介入. 由于框体并不是过份厚,所以挥速还算不错.平抽挡对抗中一般不会占优势却不会落入明显下风. 所以说突袭7C虽然谈不上断腕利器,其本质上还需要一定的发力基础支持.适合进阶球友. 如果手上没有7000B我会把这只球拍作为主战.这只球拍正好在我能力范围的上限区,而7000B处于我能力范围舒适区.
漆水好
颜值高
扣杀利器
品质好
偏重
23     |    1     留言

VBS-66 NANO
真香
2020-12-24
应该说2018年以前胜利的台产羽线真心拉胯.而近年的VBS系列真正能在产品力上硬钢YY的羽线了.而其中综合产品力之王就是这款VBS66N. 对标主流竞品应该是.1号线 80/80P 和66U 弹性:弹性是逊色于1号线和66u,基本持平于80略微强于80P. 耐打:这方面竞品都是弟弟,特别66U弟弟中的弟弟. 手感:偏硬出球感回馈直接利索几乎没有滞留感. 击球回馈这方面比一号线更为硬朗. 80P中磅的前提下其实最硬,高磅的话BG80更硬就宛如一块铁板了. 这款VBS66N其硬朗的手感几乎可以参照80P. 而且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全磅数手感统一。 .66U是软线也就没什么可比性. 手感清晰和吸震性能其实是相互矛盾的,两个参数。所以66N算是比较好的找到了区间的平衡. VNS66N在进攻端无论点杀还是重杀都干脆利索.这点对于发力基础好,主动发力能力强。不怎么需要依靠线床弹性的球友来说会具有非常大得优势. 控球端也符合大部分人需求,并且高磅的66N手感回馈异常清晰. 由于外层有金属涂层劈吊这些动作方面会缺点意思. 抽挡大部分动作是不吃亏的. 搓放动作稍微有可能拖一点点后腿. 音效:类似一号线偏浑厚的金属击球音,并且低磅到高磅音效都不错,如果发力基础好甚至能听到爆破质感的音效.更能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当然个人更喜欢AB线那种清脆的三角铁敲击声. 关于跑线掉磅:带有金属涂层的羽线跑线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反正比一号线和80P要靠谱一点点. 80线得益于粗燥的外层所以跑线现象基本绝迹. 至于另一款66在四结法前提下连一号线都不如. 保磅性能真的更看重穿线师的手艺不过总体上66N的保磅能力要比竞品强一些. 最后建议66N非常适合偏进攻球友在常用的线款基础上减1磅或者持平使用.
耐打
弹性好
性价比高
203     |    8     留言


左佐



点评 用过 想用
23 款 31 款 17 款
装备统计
共消费34149元,近一年消费0元
2款平面皮胶 17款羽毛球拍
4款羽毛球鞋 4款羽毛球线
4款羽毛球
品牌喜好
13
9
5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