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资讯 > 林李世纪大战让专家反思 呼唤训练理念的深层变革

林李世纪大战让专家反思 呼唤训练理念的深层变革

时间:2011-09-01 13:03 来源:《羽毛球》杂志 作者:秩名

      8月14日在英伦半岛上演的世锦赛5场羽毛球单项决赛,使全世界羽毛球迷大饱眼福。的确,本届世锦赛的5场决赛,无论是从精彩程度还是结果来讲,都堪称圆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丹与李宗伟之间的巅峰对决,真正演绎了一场世纪大战。双方的控球技术、抓球意识、突击速度、多拍相持、球路的限制与反限制能力等,都已经将羽毛球运动推向了极致,全场耗时1小时21分,相当于常规21:19比分的4局球的对抗时间。整场比赛充斥着惊险刺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压得人简直喘不过气!如此精彩的对抗,的确是羽球大赛多年之少见。

      然而,笔者在为这场近乎“绝唱”的表演惊叹之余,却在反思另外一个问题:羽毛球运动诞生已有百余年历史,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为何类似“林李”这样登峰造极的人才却凤毛麟角?当然,人才的塑造问题相当复杂,涉及的方面很多,难以一言概之。不过,从本届世锦赛的各种细节看,笔者隐约感到,训练理念的导向,可能影响优秀人才的发展。

      现象一:无谓失误是众选手发挥不稳定的罪魁祸首。折射的训练导向:重数量轻质量,重能力轻技能。

      伦敦世锦赛首日便爆出不小冷门,世界排名第4的谌龙居然被排名25位的危地马拉选手凯文·科登淘汰,3局比分是19:21、21:8、25:27,比分的起伏相当大;无独有偶,女单方面,荷兰老将姚洁则被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选手淘汰,而目前世界排名第1的王仪涵在不久前的公开赛上则被姚洁淘汰,世界排名第3的汪鑫也在印尼赛中被排名19位的戴资颖淘汰。纵观以上所有“冷门”,原因无不与“无谓失误”过多有关。如此高的发生频率,不得不引发对当前训练模式的反思。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羽毛球风格,由于受到球拍、球线、运动鞋、运动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球速相对较慢,进攻性打法难以奏效,因而打法上以慢、稳、守的控制落点的四方球打法为主。1954年,王文教、陈福寿等几位印尼华侨青年回国,组建了第一支国家队,并于1958年提出了10年内打败世界冠军、攀登世界羽毛球技术高峰的奋斗目标。随后又有一些印尼华侨归国,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及打法,并锐意改革,在借鉴我国乒乓球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速度为突破口,把“快”作为训练的指导思想,不仅首创了“杀吊上网”的快攻打法,而且坚决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狠抓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专项体能水平,坚持天天训练,有时一次训练时间长达5小时。

      由于当时的打法节奏普遍较缓,因此我们一突出“快”,就立竿见影。1963年夏天,世界冠军印尼队来华访问,不仅中国队、中国青年队取得了胜利,广东队、福建队也都取得了胜利。在同年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队再次战胜印尼队。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为及时总结经验,1964年7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规定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会议之后,各队普遍加强了步法和手法的系统训练,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专项体能训练手段和方法,从而使我国的羽毛球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65年冬我国羽毛球队出访欧洲,与欧洲冠**丹麦交战24场,与瑞典队交战10场,大获全胜,当时欧洲媒体对“中国速度”的形容是:就像节日的礼花,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之后,随着羽毛球器材的不断革新和改良,运动员身体能力的不断提高,速度因素不断被强化,进攻打法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优势,所以,“中国快攻”很快引起世界羽坛的普遍关注。印尼队首先吸取了中国队快攻打法的特点,并在两边劈杀和双脚起跳进攻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其较为厚实、全面的技战术功底,其竞技实力迅速提升。欧洲各队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打破了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技术流派,在原有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注重了速度和进攻,加强了下肢移动的速度,特别是上网速度,掌握了网前高点搓球和推球的技术,争取网前主动性;另一方面还掌握了头顶杀球技术,加强了后场威慑力,从而使打法更加全面化,不但能应付亚洲的快攻打法,还能打出快攻以及拉吊突击和守中反攻等打法,其竞技实力也大大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羽毛球打法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强调“速度”,把提高专项体能(绝对力量、专项耐力等)作为训练的重中之重。

      羽毛球制胜要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适应性和更替性,人的生理潜力终究是有限的,器材的变革也有周期性和稳定期,一旦速度要素提升变缓,那么防守适应性就会显著提升,“快攻”效率自然下降,而多拍比例增加,控球准确性和稳定性则逐渐成为影响胜负的首要因素。然而,20世纪训练思潮的惯性一直影响着当前的训练模式,“能力突出论”仍然大有市场,训练上具有明显的“重数量轻质量”、“重能力轻技能”的倾向,打法风格也大有“一拍解决问题”的特征,一旦遇到客观条件的影响而无法一拍解决问题时,则更多表现出急躁、慌乱和频繁的无谓失误,所以才会出现上述如此频繁和大幅度的波动。

      现象二:男单“黑马”没能一黑到底?折射的训练导向:重心迷失现象

      毫无疑问,21世纪的羽毛球竞技,攻防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平衡的阶段,速度要素的提升也暂时处于平和状态,因而攻防能力的全面性显得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也许正因为这一现象,容易使人迷失训练重心,产生训练“均衡论”,认为“面面俱到”是首要的,而忽略了特长的培养。就像本届世锦赛男单黑马、危地马拉的凯文·科登,能够把世界排名第4的谌龙拉下马,就说明其平均实力绝非一般。然而在面对李宗伟时,凯文却显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仅仅持续了25分钟,即以21:7、21:13告负,原因何在?首先凯文的强攻,不能对李宗伟构成有效威胁;其次,他的控球能力不及李宗伟细腻,因而在几拍交换以后,往往就露出破绽,被李宗伟抓球突击得分。我国的几位年轻选手又何尝不是如此?显然,仅仅训练“均衡论”不能满足现代高水平竞技的需求,只有全面与特长兼而有之,才能造就更多的林丹和李宗伟。

      林丹和李宗伟目前都已近而立之年,仍然保持极高的竞技水平;皮特·盖德已经奔向不惑之年,其世界排名还是仅次于李宗伟和林丹,屈居第3。这一现象正常吗?年轻选手们究竟需要什么才能脱颖而出?

      回顾皮特·德盖、林丹、李宗伟的成长历程,无不以“特长”突尖,当时,皮特·盖德、林丹的强攻能力闻名天下,李宗伟的强攻稍弱,却善以“突击”见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打法都在逐渐转型,强攻比例明显下降,控制比例增加,更倾向于“太极神功”,以柔克刚。而目前年轻运动员的普遍表现是“刚不足、柔不细”,所以才给了老运动员更多的发展空间。

      当然,现阶段“速度”要素发展缓和,防守适应性普通提高,年轻运动员在“刚性”方面挖掘攻击潜力受到一定影响,这是客观困难的一方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羽毛球竞技运动也要“老龄化”,关键还在于训练理念的及时变革和保持清晰的训练方向。

      理论上,老队员的优势在于控球和处理球的经验,突尖阶段的年轻运动员若想在处理艺术和控球线路上突破老队员无异于以卵击石。从历史的经验看,当前年轻队员的突尖仍然需要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体能”优势,训练质量和训练数量双管齐下。具体表现在“狠、准”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具备单一进攻的威胁性,更要有连续进攻的实力;既能杀上网,又能后场连续攻。唯有这样,突尖才有希望。

      现象三:混双“程咬金”的三板斧,折射的训练导向: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

      在上期《羽毛球》杂志的世锦赛双打展望一文中,笔者把混双金牌锁定在中国、印尼、丹麦、韩国、中华台北等选手身上,哪曾想到排名在20位的英国选手艾德考克/班吉尔,就像程咬金一般,半路杀将出来,过中国关、斩印尼将,居然闯进了决赛。

      从竞技能力的全面性看,艾德考克/班吉尔并不完美,攻击力并不突出,防守上也有明显缺陷,却为何一“黑”到决赛?通过视频研究发现,他们有“三板斧”常常打得对手猝不及防。第一板斧:女队员班克尔的前半场逼压意识超强,封压得分是特长;第二板斧:男队员艾德考克的半场控网意识强,一则为女队员创造封网得分,二则为自身创造后场进攻得分;第三板斧:配合上表现出强制性的前后队形,无论进攻防守,女队员均向前压,防守时半蹲抽挡抢吊,积极创造进攻;进攻时积极分边抢封,男队员后场进攻一致性好,高点劈杀、吊点具有相当威胁。而这三板斧恰恰吻合了现代双打竞技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现代双打与单打的技战术特征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尽管单打的速度发展趋势变缓,但是因为双打特有的双人轮攻和后攻前封,所以强攻的威胁仍然突出,混双尤为显著,男攻女的威胁性在三个双打项目中表现最甚。

      既然进攻是制胜的主要环节,那么要赢得比赛,必须千方百计限制对手进攻,同时为自身创造进攻。在这一目的的驱动下,竞技争夺的焦点自然向前半场转移,从发接发开始,推压、抢放、抢拨,决不可能轻易挑球,力图限制对手,最大限度地逼迫对手挑球,为自身创造进攻。而英国混双组合的特点恰恰是前半场能力突出,前压很凶,不仅在进攻状态下积极压网、封网,在防守状态下也敢于逼近,半蹲抽挡防守,防反效率较高;而对手试图通过网前两边软过渡创造进攻的战术,往往被女队员在前半场拦截、封杀而瓦解,这样对手的进攻机会明显减少,获胜的概率自然也降低。当然,创造进攻绝不仅限于前半场,只是比较而言,控制前半场更容易创造进攻。一旦过于偏向前半场,那么底线漏洞必现无疑,因而也是创造进攻的大好时机。英国组合之所以爆冷,只是因为大家都在注重抢前半场的同时,他们的前半场更有特色,众选手一时不适应所致。

      无论如何,混双爆冷再次印证了双打项目“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这样一个道理,而中国双打的传统是比较注重“攻守”,因此在竞技能力的完善和训练理念的创新方面,很有必要借鉴一下欧洲的双打风格。

      现象四:中国“风云组合”与韩国“龙成组合”的恩恩怨怨,折射的训练导向:竞技制胜的“时空理论”缺乏立体支撑。

      在一个相当普及的层面,大家一直认为,羽毛球竞技一是抢时间,二是争空间,因而无非是一个两维的平面较量。“风云组合”与“龙成组合”的争斗由来已久,2007年以前,“风云组合”可以自信地表示:控制“龙成组合”十拿九稳。因为两对组合的打法实在过于相似,都偏重于攻守实力,能力在决定胜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交互变化,“龙成组合”的优势逐渐显现,2008年以后就开始互有胜负,而从2010年以来,“风云组合”明显负多胜少,从广州亚运会开始,甚至出现了五连败。从竞技制胜的“时空理论”看,这一过程似乎很正常,因为“风云组合”的年龄趋于老化,能力下降;而“龙成组合”的年龄正趋成熟,能力如日中天。从时间维度看,“龙成组合”的平均攻击力更强,速度更快;从空间维度讲,他们体能更好,具有更强的制空能力和更出色的防守能力。所以,从时空两维理论分析,无论哪个方面,“风云组合”似乎潜力已尽,难以挽回颓势。然而,伦敦世锦赛“风云组合”成功突围,说明了时空二维竞技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从单维度看,“风云组合”确实都处于劣势,但是从二维组合看,情况就明显不同,绝对速度可以不如人,但是利用空间打变速的能力可以高人一等;在一定时间内,个人全场制空范围可能不如人,但是利用两人配合,局部空间的利用可以高人一等。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双人交互作用,是羽毛球竞技不可缺少的第三个维度。所以,羽球制胜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三维模型。至于第三个维度的命名,笔者暂且以“心间”概之,即羽毛球竞技理论是“时间、空间、心间”的三维立体模型,时间、空间无形于心间,时空的有机结合才是羽毛球竞技的最高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思想观念变一变,很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74
      8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