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信息中...
羽毛球迷的家,超人气羽毛球社区 首页添加收藏设为首页中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羽坛动态 > 人物 > 王适娴笔记备战 亲历百届全英:昔日对手再隔网

王适娴笔记备战 亲历百届全英:昔日对手再隔网

时间:2010-04-09 10:16 来源:羽毛球 作者:佚名

  “我的全英记忆就是三次亚军!” 本来还担心张宁不想谈这个话题,没想到,爽快的张宁第一句话就说出了自己的全英记忆,“我1998年在这里第一次进决赛输给了叶**,后来两次输给了谢杏芳。”虽然荣誉簿上惟独缺少了一个全英冠军,但张宁却很坦然,“其实遗憾也说不上吧,毕竟不可能什么比赛你都能拿冠军,我觉得三次亚军其实也该算个纪录吧。”

  3月14日   最后的高潮

  3月14日,百届全英迎来了决赛日。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现任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主席约翰·哈弗斯就已经是全英赛的观众了。作为运动员,他曾经参加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英赛比赛,退役后他成为了英格兰羽协的工作人员。见证了从1947年到现在全英赛63年的历史,作为百届全英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百年全英的纪念刊上,哈维斯先生讲述了他眼中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当1993年我们就要离开温布利的时候,当地人都非常失望,我也非常理解。当时的一个场景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每当我穿过厚厚的黑色幕帘,站在体育馆的高处向下看时,看到灯光环绕的漂亮球场,我知道,那个场景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据哈维斯先生统计,从1947年到现在,315场全英决赛中,305个冠军只有9个国家获得,丹麦队位列第一,得到了80个冠军,接下来是中国队,63个,印尼队位列第三,得到过39个冠军,英格兰队位列第四,得到过37个冠军,虽然数量还不少,但在最近的20年中,英格兰队只拿到了3个冠军,还都是在混双项目上。

  其实,即使现在很少拿到冠军,全英公开赛百余年的历史已足够英国人骄傲了,而最让人敬佩的,还在于他们一年一年执着地将全英公开赛举办下去。尽管从周五开始就已经没有英国运动员继续比赛了,但英国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全英公开赛发自内心的热爱。

  距离决赛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观众已经来到了NIA,二楼走廊上,百届全英的纪念衫、钥匙链等纪念品已全部脱销,没有买到纪念品的观众有点失望,但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他们在游戏区开心地笑着。

  作为百届全英的纪念,比赛开始前,组委会特意请来由当地四所学校的学生组成的乐队,演奏传统邦戈鼓,来自丹麦的拉尔森、印度尼西亚的迈纳基、英格兰的马丁和韩国选手朴成奂还为观众们进行了表演赛。

  下午1点,百届全英的决赛上演,8000人的场馆几乎座无虚席。观众们陶醉在全英带来的快乐中,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也为百届全英喝彩。

  决赛日的NIA就是一个巨大的party,经历了百余年的全英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19岁的张楠第一次参加全英,就和搭档赵芸蕾一黑到底,从资格赛开始,连胜7场夺得混双冠军;两人年龄相加已经71岁的丹麦老将帕斯克/拉斯姆森,第一轮就淘汰了男双头号种子陈文宏/古健杰,最后的决赛,两位老将在决胜局以26比24笑到了最后。

  百余年间,每一个来到全英的运动员都怀揣着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百届全英,从来都不缺少传奇和经典,也不缺少欢笑和泪水。

  3月14日晚上八点30分,当男双决赛结束后,喧闹了6天的NIA又恢复了平静,偌大的体育馆里,只有工作人员在忙着拆卸直播用的设备,清理场地,所有的激情与欢笑转眼间就恢复了平静。

  百届全英,静静地到来,又静静地成为了历史。

0
0

您还未登录,无法评论!
▼最新排序球友评论 0
栏目列表